沃保网

首页 > 保险指南 > 养老话题热度持续 保险业可发挥独特价值

养老话题热度持续 保险业可发挥独特价值

2023-03-16 分享到:

  在全国两会上,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了养老相关的建议、提案。

  具体方向上,涵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金制度健全、养老产业政策引导等多个维度;内容涉及健全人才培育体系、建设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加快养老服务立法进程,以及支持社会力量开办养老机构等多个方面。

养老话题热度持续 保险业可发挥独特价值

  火热的讨论背后是持续加速的老龄化进程。据全国老龄办预测,到2033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的1/4;2053年达到峰值4.87亿,占比超过总人口的1/3。

  与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较短,人口老龄化具有规模大、速度快等特点。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传统的中国式养老面临更大挑战。

  国内高校首家老龄研究实体智库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与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发布的《“中国式”养老发展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未来,人口老龄化作为人口现象将会明显地改变中国的人口结构,养老服务的市场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也将有所提升。老年群体人口数量日益增加的趋势给中国式养老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独特的机遇,其中保险业可发挥独特价值助力养老发展。

  当前,全球社会步入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1月17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人口较上年末减少85万人,人口增长出现负值。

  《报告》指出,人口老龄化作为人口现象将会十分明显地改变中国的人口结构,而这种变化将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影响中国式养老服务发展。

  具体而言,有家庭功能弱化、养老金待遇区域差异明显、医疗照护服务需求量攀升、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不足,以及适老化环境建设不足五大问题。

  例如,宏观层面,《报告》指出,随着我国人口结构日益老化,家庭功能也将随之弱化。

  2022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制度和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9.8%,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4.9%。与此同时,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1‰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我国的家庭户规模已缩减约15%。

  这意味着,我国家庭养老功能正持续弱化。未来,无论城市老年人还是农村老年人都需要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养老问题,老年人对社会的养老需求将持续上升。

  养老金待遇区域差异明显。《报告》指出,据统计年鉴数据测算,显示,我国年均养老金水平极值差异高达84534.29元,养老金替代率水平极值差异高达50.07%,较大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地域差异将会对中国式养老的全面均衡发展形成一定阻力。

  医疗照护服务需求量攀升。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12%处于不健康的身体状况中,其中有2%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预期寿命的不断增长也将导致老年人的医疗照护成本持续增加。

  《报告》指出,未来中国式养老将会面对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将会是中国式养老繁荣发展的关键。

  全国老龄办原副主任,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吴玉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政府与市场主体合力完成。

  “挑战在事业,机遇在产业。”吴玉韶称,“未来,我国的养老服务还需更多依靠市场化力量。随着收入更高的新一代老年人进入老龄阶段,我国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未来的养老支付能力会随着养老需求日益增长。市场多元主体应积极参与,各行各业有机融合,刺激市场活力。”

  例如,《报告》指出,从宏观政策的角度来看,中国式养老得到了充分的政策支持,有良好发展环境。当前,老龄问题被视为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战略性、全局性问题。

  未来,中国式养老的发展将长期持续处于较为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中,如果能够充分把握这种政策机遇,就能将机遇催化为红利。

  从财富积累的角度来看,《报告》表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个体收入情况持续增加。《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估计在2014-2050年间,我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重将从8%上升至33%。

  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将为中国式养老服务创造巨大的需求窗口,而持续增长的财富积累使得未来的老年人有经济实力支付购买自身所需的养老服务。

  同时,《报告》指出,从产业市场的角度来看,养老这一概念涉及到多个产业,需要各行各业的积极加入和有机融合才能促进我国养老产业的全面发展,为我国老年群体提供更加完善的产品和服务。未来,我国养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兼纳各类资源推动支付端和服务端的整合,促进各类养老相关服务机构的融合,进而形成我国养老行业全生命周期的良性闭环。

  当前,养老产业生态的上游主要由投资、金融、保险拉动,中游聚焦于实体建设,下游则是支撑性产业,包括老年用品、旅游和教育等。

  《报告》指出,保险在构建“抵御长寿风险、积累养老财富、建设服务生态”方面有难以替代的价值,与养老康养产业的属性高度契合。

  具体而言,其一,保险公司作为商业保险的开发、设计和提供者,专业精算技术和风险管理能力卓然。其二,险企具备长期资金管理的专业能力,与养老产业投资要求相匹配。其三,险企具备医疗健康、财富管理资源整合能力,可更好地服务养老生态建设。

  对此,我国保险机构也在不断开展以养老为主线,开展以个人养老退休账户、非税优养老金融产品研究及保险产品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综合养老计划为主要方向的市场探索。

  例如,自2022年4月《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文件正式发布后,保险个人养老金产品发展即驶入“快车道”。截至今日,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所公布的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已由首批的6家公司7款产品扩容至12家公司20款产品,产品类型涵盖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年金保险、两全保险、万能保险等。

  个人养老金落地不久后,由银保监会指导开展商业养老金业务也已开启试点。2022年12月1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养老保险公司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的通知》称,自2023年1月1日起,在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广东省、四川省、陕西省共10个省(市)开展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

  此外,亦有保险公司利用生态模式进行创新探索,结合自身优势选择差异策略,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性优势。例如,某险企推出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代表支付方,整合与医疗、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相关的市场供应方,打造医疗健康服务生态。

  对此,该险企董事长特别助理兼居家养老事业部总经理李斗表示,保险公司可从资金端、服务供给端两方面助力养老发展未来。“在资金端,保险公司可积极参与到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市场的建设中。在服务供给端,保险公司可发挥资源整合能力,提供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养老解决方案。”(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线咨询如有问题,请给我留言,我尽快答复您!

如需及时答复,请联系我:

高凤雨

内蒙古 通辽  平安保险

网站客服热线: 4006-779-889 (周一至周六 8:40-18:00)

加我微信,了解更多!

李晓琼 2022-09-22

云南楚雄李晓琼咨询:小学生每学期交100元保险费,如果门诊住院怎么报销的

您好,直接联系服务专员进行理赔,  2022-09-22
秦先生 2022-08-23

广东梅州秦先生电话众安保险百万医疗险,刚才自己投保的,35岁,一年480块.可以与妻子一起共享吗?家庭共享可以一起使用吗?

您好 保险是不可以共享的被保人是谁就保谁,我是平安保险公司服务经理小高  2022-08-23
刘诗传 2022-08-23

江苏宿迁刘诗传咨询:平安保险理赔

您好,我是平安保险业务经理高凤雨,理赔问题可以咨询我。  2022-08-23
某人 2022-08-16

山东东营某人电话咨询:平安学平险狂犬疫苗可以报销吗?

你好我是平安服务经理小高欢迎咨询讲解  2022-08-16
王 2022-08-12

内蒙古乌兰察布王,咨询学平险理赔事宜

你好,你上的是哪个保险公司的学平险,我是平安服务经理小高,欢迎咨询  2022-08-12
戴先生 2022-08-03

内蒙古赤峰戴先生咨询车险

你好我是平安服务经理小高,欢迎咨询平安车险  2022-08-04
香港 2022-07-30

内蒙古通辽香港电话我家50亩玉米绝产了请问保险公司来不来看地情况?

你好,联系客服当地业务员会去现场看情况拍照。我是平安服务经理小高欢迎咨询  2022-07-31
某人 2022-07-26

内蒙古呼伦贝尔某人电话咨询车险

您好我是平安服务经理小高欢迎咨询平安车险。  2022-07-27
杨红艳 2022-07-26

天津市,杨红艳,咨询:泰康元保百万医疗保险2022,

您好我是平安服务经理小高,欢迎咨询我。  2022-07-27
缑先生 2022-07-27

河北石家庄缑先生电话我能查询亲属名下的保险保单吗?因为不知道亲属投了几份保险。亲属已经身亡无法进行身份验证,这种情况该如何查询?

用亲属的号查询保险公司的服务咨询解决,有不明白的可以点击头像联系咨询我。我是平安服务经理小高欢迎咨询。  2022-07-27

更多 签单分享

沃保推送客户购买

客户是7月份推送过来的,看到信息及时安排也加了微信。跟客户要了资料报价。客户说考虑考虑先不买了。近期联系我又报了一次价格,...

签单 1573.0000 2022-10-06

Copyright © 2008-2023 厦门诚创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8003619号 平安保险 网站管理

276730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

马上
提交

扫一扫微信留言

276730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